24小时服务热线:
0592-5969681
国土气象
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国土气象 >

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一、方案背景
山体滑坡作为一种常见且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常常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对周边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房屋等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山体滑坡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呈现出上升趋势。传统的山体滑坡监测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定期巡查和简单的测量设备,不仅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难以实时、准确地获取山体的动态变化信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防灾减灾需求。因此,开发一套高效、精准、智能化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需求分析
◆数据精准性需求:
需要系统能够高精度地采集山体的各项关键数据,包括位移、倾斜、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等,数据误差要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以确保能准确反映山体的真实状态。
◆实时性需求
系统要具备实时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并迅速完成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山体的异常变化。
◆稳定性需求
在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如高温、低温、暴雨、大风等,系统要能够稳定运行,设备不出现故障,数据传输不中断,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预警及时性需求
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阈值时,系统要能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相关人员,为灾害应对争取宝贵时间。
◆兼容性需求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气象监测系统等进行数据融合和共享,为综合分析和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三、系统架构设计
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采用无人值守自动化监测,以物联网、互联网、北斗+等技术为理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监测平台及各类传感器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建立地表和地下深部的三维立体监测网,对山体滑坡进行系统、可靠的变形监测。可以把山体滑坡预监测警系统分为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
 
(一)感知层
感知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源头,主要由各类传感器组成。位移传感器采用高精度的激光测距和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实时、精确地测量山体表面的微小位移变化,测量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别。倾斜传感器利用先进的MEMS技术,能够准确监测山体的倾斜角度和方向,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地下水位传感器采用压力式或超声波式原理,可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测量范围广且精度高。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基于频域反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为分析山体稳定性提供重要依据。这些传感器分布在山体的不同关键位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汇聚节点。
(二)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汇聚节点收集感知层传感器的数据后,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在山区等偏远地区,采用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如LoRa、NB - IoT等,具有传输距离远、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在网络信号覆盖较好的区域,可采用4G/5G通信技术,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同时,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采用了加密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三)平台层
平台层是系统的核心处理部分,主要由服务器、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组成。服务器采用高性能的云计算服务器,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处理大量的实时监测数据。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高效检索和查询。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运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建立山体滑坡预测模型,能够准确判断山体的稳定性状态,并预测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和时间。
(四)应用层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和丰富的应用功能。通过Web端和移动端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山体的各项监测数据、历史数据趋势图、预警信息等。同时,系统还提供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将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相结合,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山体的分布和状态,方便用户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此外,应用层还支持数据的导出和打印功能,满足用户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和存档的需求。
 
四、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控制各类传感器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滤波和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信号,提高数据的质量。同时,记录数据采集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层的通信方式准确、及时地传输到平台层。在传输过程中,采用数据分包、重传机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同时,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的状态,如信号强度、传输速率等,当出现传输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系统的关键模块之一,运用多种数据分析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建立山体滑坡预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位移、倾斜、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等多个因素,能够准确判断山体的稳定性状态。同时,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当数据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预警发布:当数据分析判断山体状态达到预警阈值时,预警发布模块立即启动。系统支持多种预警发布方式,如短信、邮件、声光警报等,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部门、当地政府、周边居民等。同时,在预警信息中详细说明预警的级别、可能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等信息,为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准确的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将山体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监测点分布等地理信息与监测数据进行融合,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山体的状态。用户可以通过地图快速定位监测点,查看该监测点的详细数据和历史数据趋势。同时,GIS模块还支持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山体滑坡的影响范围和潜在威胁。
█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配置、维护和用户管理。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对传感器的参数、数据采集频率、预警阈值等进行设置和调整。同时,对系统的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发出维修通知。此外,系统管理还提供了用户权限管理功能,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五、系统价值
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综合运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体系。系统具有高精度监测、实时预警、智能化决策支持等显著优势,能够为山体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合理的项目实施计划、完善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和科学的效果评估机制,确保系统能够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有效降低山体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小流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