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0592-5969681
灌区信息化
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灌区信息化 >

水资源取用水计量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一、方案背景
水利部近日制定印发《取用水监测计量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国部署开展取用水监测计量能力提升三年行动(2025年至2027年)。主要是在《全国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化任务内容、工作进度、阶段性目标等,推动建立覆盖取用水数据监测感知、归集处理、共享应用全过程的监测计量体系。水资源取用水监测技术是针对目前水资源取水过程存在的各种计量准确性问题,将采用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明渠流量计等各种智能计量仪器,并结合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传感器三项技术,而开发的集成技术,达到对取水用户实施水量自动监控的目的。从而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约用水。
 
 
二、系统组成
取用水监测系统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信息化工具,主要用于对地下水、地表水的取水量、水位、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其核心目标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这一工作通常依托现代传感技术、数据采集设备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不同水源、取水点及用水环节的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其核心目的是确保水资源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高效性,同时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前端监测设备‌:包括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位计、水质计等计量设备,以及水资源。
测控终端‌通信网络‌:支持4G/5G、NB-IoT、北斗卫星等多信道通信,部分系统采用主备双通道设计(如4G+北斗)提升可靠性。
‌监控中心‌:包含服务器、路由器及数据库管理系统,部分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
 
三、系统功能
数据实时监测:实现在线监测的地图显示、查看,包括监测设备的快速查询显示、监测数据展示、报警情况显示及监测数据曲线图的实时展示,通过系统主界面的显示功能,可以查看设备的位置、运行状态,掌握其流量、流速、液位、水质、电量、电压等信息。另外,地图还支持视频、液位、流量、流速、水质自定义等多种显示模式。
 
远程监管平台:取水区内水泵、水位计、流量计各类工程和设施的信息录入和管理,建立工程档案。数据汇总,展示,分析,各项数值统计及分析,设置预警量自动报警等、数据实时更新,能做到5分钟级的数据更新速率、该速率要用户可调,并且可以实现类似于当发现取水区有超标情况时,系统在给管理员发出提示的同时可以自动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频率。要求有权限设置功能,数据的查看和平台管理要有严格权限区分,并可实现用户最高管理员可自定义权限。
GIS地图展示:可以提供以百度、谷歌二维或三维影像图为背景,将监测点的取水口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历史信息查询功能,确保用水信息准确、详细。并进行超限、超标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同时平台支持手机及PC等多种访问方式。
设备统一管理:统一通讯协议,后续需要能够提供接口,对于一些需要对外公布和数据可以实现外传。
 
远程控制功能:24小时取水区监管,能根据客户预设自动预警,自动报警,并预留与电磁阀等执行器联动的功能,本方案也需在制作时设计阀门控制,实现当超标时,阀门对应动作的功能。
取水计量:准备在取水区各个监测点建立计量,计量方式需根据现场环境设计,需充分考虑计量现场情况。
视频监控采集:同时每一处计量及监测点需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并实现监控现场情况与监管平台远程通讯对接。
■各职能部门之间数据通信在局域网内完成;各监测站点与管理部门调度中心之间采用2G\3G\4G\5G\NB-IoT等无线网络通信。
 
 
四、应用场景
‌工业领域‌:实时监控企业取水量,优化用水工艺并控制成本,支持水资源费精准征收。
‌农业灌溉‌:通过水位折算流量或直接测流评估用水效率,支撑农业水价改革。
‌公共管理‌:水利部门动态监管取水许可,防止超量取水,保障生态基流达标。
 
 
五、系统价值
水资源取用水计量监测作为现代水利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是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支撑手段,更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问题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这一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智能化升级与系统性完善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计量监测体系,不仅可以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数据支撑,还能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灌区信息化灌溉监测信息系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