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排水系统的巨大压力,传统排水管网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频发,使得城市内涝风险显著增加。同时,地下管网设施老化、运行状态不明、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排水管网监测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在关键节点部署流量计、液位计、水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精确定位管网设施,动态掌握水流状况。这种智能化监测方式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管网堵塞、溢流等异常情况,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潜在风险,为管网维护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应急响应速度、保障城市排水安全的目标。
二、系统组成
智慧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是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全场景、全周期、全要素排水治理平台,以数字化手段重塑排水管理逻辑,核心价值与功能,系统通过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分层设计,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应用”的闭环管理:
感知层:在工业区排水户、易涝区、居民区排水户、排水井盖、雨水/污水管网、农村污水处理站、河湖排口/截流井、排水泵站、调蓄池/生态湿地等关键节点,部署水位监测、甲烷监测、流量监测、流速监测、水质监测、井盖监测等传感器,实时捕捉管网运行数据。
传输层:采用5G、4G、WiFi、以太网等通信技术,将感知层数据高效传输至平台层,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实时性。
平台层:整合GIS地图技术,以可视化界面呈现监测点地理信息、实时数据,支持数据存储、分析与智能预警。
应用层:面向防汛、运维、规划等场景,提供排水防涝监测、智能排水控制、远程运维、多重报警、数据管理等服务,实现“平战结合”的精细化管理。
三、系统功能
智慧城市排水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数据平台实现对排水全环节的精准管控,核心功能覆盖监测、预警、运维、决策四大维度:
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在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等关键节点部署水位、流量、水质、雨量等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采集数据,同步传输至监控中心。如“水位监测”“流量监测”模块,可精准捕捉管网水位波动、流量变化,为排水调度提供实时依据。
智能预警与应急响应: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阈值(如水位过高、流量异常),系统自动触发短信、电话、平台弹窗等多渠道预警,辅助管理者快速响应。例如,暴雨期间水位异常升高时,系统可即时通知运维人员启动泵站排水,预防内涝。
远程运维与设备管理:支持电脑、手机APP远程访问,实现排水设备(如泵站、阀门)的远程启停、参数调整,大幅提升运维效率。同时,系统可自动生成日报、月报等统计报表,辅助管理者评估排水系统运行状态。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排水趋势(如汛期排水压力),为管网改造、防涝预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四、应用场景
内涝防治:实时监测易涝区水位,暴雨前预排、暴雨中调度,减少积水风险;
污染防控:监测工业区、居民区排水户的水质,及时发现超标排放,保障水环境安全;
设施运维:监测泵站、调蓄池等设施的运行状态,提前预警设备故障,降低停机损失;
规划支撑:结合区域气象、管网布局、历史数据,为排水管网改造、调蓄池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五、系统价值
智慧城市排水监测系统通过"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科学决策"的闭环管理机制,依托物联网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城市排水系统的全流程、全要素、全天候的精细化监测与智能化管控。该系统通过部署各类水位、流量、水质传感器构建立体感知网络,运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多源数据融合与深度挖掘,并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排水态势的预测预警,最终形成"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的协同化治理闭环。作为现代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撑,这一系统不仅能提升排水防涝能力,还能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构建安全韧性、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